Wnt信號通路是生物早期發育過程中一個非常保守的信號通路。正常的Wnt信號通路中Wnt配體與受體Frizzled和LRP5/6結合后,可以抑制APC等組成的降解復合物,使細胞質內的β-catenin得以穩定和積累并進一步入核,通過與轉錄因子TCF/LEF結合,開啟下游基因的轉錄。異常激活的Wnt信號不再受到降解復合物的調節并且與多種腫瘤發生、發展關系密切,尤其是Wnt信號中的關鍵分子APC突變可以直接導致結腸癌。Wnt信號通路尤其是下游的β-catenin/TCF4轉錄復合物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治療結腸癌等癌癥的藥靶。
2月15日,國際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與細胞所李林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這項工作中,王偉等人發現了一個新的Wnt信號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劑15-oxospiramilactone,并初步揭示了其作用機制和治療結腸癌的潛力。
NC043 (15-oxospiramilactone) 是一個半合成的萜類化合物,其母體來源于一種用來消炎止疼的傳統中草藥Spiraea japonica。實驗證明NC043通過調節內源β-catenin/TCF4轉錄復合物的形成有效地抑制Wnt下游靶基因的表達。NC043可以使結腸癌細胞阻滯在G2/M期,并且對于結腸癌細胞的生長的抑制明顯大于正常結腸上皮細胞。移植瘤實驗證明NC043可以在很低劑量就對結腸癌細胞形成的移植腫瘤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同時對老鼠體重沒有影響。這些實驗結果表明NC043有可能成為一個治療結腸癌的藥物先導化合物。關于其直接作用的靶點和成藥性的研究正在進行當中。
該研究課題與中科院昆明植物所郝小江研究組合作完成,獲得國家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上海市科委的經費資助。該成果已申請了相關專利。